为汇聚全产业链优势资源,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1月14日,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绿色发展联盟(简称CV联盟)品牌对接会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认证处处长于玲,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调研员陈新伟,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企业、浆粕相关单位、纺纱企业、终端品牌、非政府组织的近120名代表参会。
▲阎岩
作为CV联盟执行委员会委员(社会责任和关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在会上致欢迎词。来自Textile Exchange 的Liesl Truscott担任主持嘉宾。
▲Liesl Truscott
再生纤维素纤维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化学纤维产品,也是目前全球第二大化学纤维品种。其性能与棉相似,行业内俗称人造纤维、人造棉,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和舒适性,同时与棉、毛、麻、丝和其他化学纤维具有很好的混纺性,因此在服装、家纺和产业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在可持续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一方面,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是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100%纯天然材质,可自然生物降解,产品无添加、无重金属、无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对皮肤亲和无刺激,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环保型“绿色”纤维,在可持续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另一方面,由于耕地减少等原因,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的生产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再生纤维素纤维取材于可再生资源,其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但是,由于使用粘胶法生产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工艺路线中需要使用大量化学品,并伴有废气、废水的释放,其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另外,行业主要原材料来源为木材,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林业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是全球的热点议题。
为此,由CV联盟组织,纺织产业链利益相关方在此次会议中就上述两项行业可持续发展热点议题展开了交流。
目前,再生纤维素纤维的主要原料——浆粕,其来源于森林。会上,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中国林业项目主任黄文彬介绍了全球森林资源现状,他表示,浆粕行业(纸浆、溶解浆等)每年将消耗全球40%的木材供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纸制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作为原材料的浆粕、木片严重依赖进口。为此中国及中国工业需要在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黄文彬
黄文彬强调,企业未来需要进一步推动负责任的采购,并最终形成负责任的市场,这将在未来企业发展中提供新的动力。企业可以由此管理供应链风险,从而助力品牌价值的提升。同时森林可持续有赖于法律、认证的支持,建议企业通过第三方认证的方式确认进行可持续绩效的提升和管理。
NEPCon的张新欣介绍了林产业链中的相关标准及认证情况。NEPCon是全球知名的森林认证机构,遍布全球34个国家。
▲张新欣
中国森林认证委员会(CFCC)是中国森林认证体系管理机构并负责中国森林的认证工作。目前全球受认可度较高的认证则是FSC森林认证和PEFC森林认证,其中PEFC森林认证2014年2月与CFCC实现互认。此外,近年来针对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出现了一项新的标准CANOPY审计并逐步受到越来越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
▲于玲
TFT的Boris Saraber分享了如何在林产业链中平衡人类、自然和工业的观点。
▲Boris Saraber
he Forest Trust(简称TFT)旨在协助企业提升可持续绩效表现,其为雀巢、3M、美国强生等知名企业提供支持。Boris Saraber强调,在森林可持续、当地经济发展、人类自然和谐相处等问题上,全球各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他建议推动提升当地企业、居民及本地非政府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当地人民独立监督”应当成为当地森林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CV联盟秘书长张子昕回顾了联盟一年来的工作进展并分享了行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他强调过去一年中,联盟通过制定“联盟路线图”为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制定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联盟企业则根据联盟路线图的要求开展了多项可持续发展专项工作。同时,为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联盟发布了“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通过建立行业信息发布平台、绿色产业链共享平台、可持续发展管理平台、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平台为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好支撑工作。
▲张子昕
为提升行业透明度,联盟将于2019年3月份发布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对联盟可持续绩效进行总结。为推动产业链的绿色可持续绩效的提升,CV联盟未来将逐步吸纳棉纺企业及相关产业链企业加入,共同实现“向自然承诺责任,从林地到时尚”的可持续发展倡议。
此外,张子昕还对行业可持续发展关键绩效进行了梳理,并对比了国际标准中的相关指标要求。随着行业可持续发展工作的深入推进,CV联盟将继续考察全球各项可持续发展标准,并着手制定“联盟路线图2025”,继续引领行业提升可持续发展绩效。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可持续发展专员李诗特分享了CV联盟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进展。她表示,联盟将通过可持续发展报告,加强信息披露与透明度、利益相关方沟通与参与、多利益相关方共同治理等工作的开展。
▲李诗特
CV联盟通过前期的调研,已经掌握了行业能耗、水耗、全硫回收率、废水排放等关键绩效信息。联盟将在报告中将相关数据与国内外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行业关键绩效表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联盟未来需开展的重点工作。
Partnership for Sustainable Textiles的Gundolf Klaehn及Esprit的Thivakaran Kumarsamy共同分享了终端品牌在原料可持续领域的工作方法及需求。
▲Gundolf Klaehn
Partnership for Sustainable Textiles于2014年创立于德国,目前拥有140个会员(德国政府是其会员单位之一),目前占据德国纺织工业市场份额约50%。Gundolf Klaehn希望企业在可持续工作中起主导作用,企业应设立可持续发展目标并逐步提升。行业合作则能够协助企业进行能力建设并提供技术支持。
▲Thivakaran Kumarsamy
Thivakaran Kumarsamy表示,Esprit目前有14.7%的纺织原料为再生纤维素纤维(包括粘胶纤维、莱赛尔等),因纤维的可持续属性,未来其在企业的原料采购占比还将继续扩大。同时,Esprit在该领域也制定了相应的采购政策(包括Canopy、CMFroadmap)以保证企业选择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供应链伙伴在原料采购、生产中的可持续属性。
在此次的交谈中,CV联盟如何提升透明度、负责任的原料(纸浆)采购及负责任的纤维素纤维生产标准的话题得到了广泛的讨论。这几项话题也在2018年间受到多个终端品牌高度关注并与联盟进行了多次交流。此次会议交流中则带来了9个品牌最为关注的问题与现场嘉宾进行了交流包括CV联盟如何提升透明度,如何确保行业关键绩效数据的准确性,中外标准中关键绩效指标对比以及联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否会覆盖国际相关标准(CMFroadmap、Canopy)等。
▲下游品牌方部分代表
会上,下游品牌企业分享了自己对上游的期望,在终端品牌选择供应链伙伴时,合规性是最基础的要求,这既包含国家、地方的强制性标准,也包含品牌采购政策中涉及的第三方标准要求。同时也希望供应商能够加强自主性,品牌方乐于看到供应链伙伴能够更加主动地推动可持续绩效改善,利用如Higg等工具进行自我评价。最重要的是,透明度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下游希望及时了解供应链现状及问题,并与产业链伙伴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纺纱企业部分代表
最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梳理:一是透明度,透明度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公信力的来源;二是多利益相关方参与,通过会议的交流可以发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多个维度,问题错综复杂,这需要更多的利益相关方参与相关工作,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三是参与度与技术支持,纺织产业链可持续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涉及品牌或再生纤维素纤维某一个产业链环节的工作,而是需要整个纺织服装价值链中的每一个成员共同参与并为之努力,纺织产业链可持续绩效的提升也需要各个环节的相互鼓励与支持。
CV联盟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联合国内12家再生纤维素纤维龙头企业于2018年3月成立,是我国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致力于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联合组织,涉及产能近300万吨,占全球再生纤维素纤维产能的50%以上。该联盟努力打造行业信息发布平台、绿色产业链共享平台、可持续发展管理平台和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平台。
CV联盟致力于建立一个行业间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绿色发展公共交流平台,以最大程度减小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及全生命周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作为绿色发展的起点,联盟以《粘胶纤维行业规范条件》或同等水平作为联盟对成员企业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推动行业可持续原料采购,产品质量,化学品管理,社会责任,供应链管理及包括废水处理与排放、废气处理与排放、废弃物管理在内环境管理指标要求等工作,不断提升行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CV联盟将逐步向下游产业链延伸,联盟发起的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行动倡议已得到近50家棉纺企业响应。
Textile Exchange
Textile Exchange旨在推动纺织价值链的可持续实践,减少全球纺织业的有害影响。目前其拥有约300名会员企业,覆盖从原材料到品牌企业整个产业链条,包括多数的国际品牌。Textile Exchange 在多个原材料领域建立了自己的标准体系,其中GRS标准在国内再生涤纶领域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Evonne Tan